本帖最后由 joooo99 于 4-20 10:07 编辑
一部战争片背后,可能站着整个民族… 我们常说,好的战争电影一定是反战的。美国的《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等战争大作是反战的,还是国产的《紫日》,《血战台儿庄》等经典之作也都表达出了强烈反战精神。 ▲几部神作讲述的故事各不相同 但是表达的反战思想却是一致的 70多年前,侵略者带着战火无情的蹂躏了中国,这让中国人对和平的渴望无以言表,为了避免战争,告慰死者,我们自然希望当年的侵略者做出反省。 作为法西斯阵营的核心——德国对于大战的反思与忏悔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战后刺骨的寒潮、被公之于众的纳粹暴行,这让广大德国人不停的去反思那场带给自己和全世界灾难的战争。在德国国内,无论严苛的法律条文还是各类文艺作品,都在警示着德国人不要忘记曾经的错误。德国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现在的德国不再是那个狂热激进的国家。 ▲1970年12月7日西德总理威利·勃兰特 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 抛开政客在镜头前的表态,德国的广大民众也对反法西斯和反战表现出了极其强烈认同感。这不仅源自于德国民众的反思精神,同样也归功于众多优秀文化作品的宣传。2013年的德国电视剧《我们的父辈》,正是一部用战争讲反战的优秀剧集。 ▲豆瓣评分9.6,绝对的高分 ▲IMDB评分8.5 如果放在电影评分排行 这个分数可是TOP50的级别! 当战争成为实现梦想的工具 作为普通百姓,我们还是更在意战争中普通个体的感受,毕竟一旦有了灾祸,“神仙们”可以一走了之,蝼蚁们只能报团取暖。本剧正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审视那场灾难般的战争。作为侵略一方的德国,对那场战争的思考,或许更能说明“我们怎样去避免战争”。 ▲海报设计很有趣 五个被锁在万字里面的年轻人 而他们就是“我们的父辈” 本片的五个主角是五个十分要好的朋友,他们分别是温特兄弟:哥哥威尔汉姆是灰猎犬连的中尉,弟弟弗里德汉姆是哥哥手下的新兵;犹太裁缝维克托;马上要去做战地护士的夏洛特;还有梦想成为歌星的酒吧服务员格蕾塔。 ▲冷静严谨的军官威尔汉姆 在侥幸逃出鬼门关后 选择苟且的活下去 ▲热爱文学的弗里德汉姆 于战争中完成了脱变 在失去希望后选择“结束自己的战争” ▲一直没放弃歌星理想的德勒塔 最后在明知必死的状况下 选择坦然面对死亡 ▲曾经无比单纯的夏洛特 战争使得她不得不迅速走向成熟 但她依然能保持善良的内心 ▲维克托绝对是个坚定的爱国者 但这并不能让德国善待他 只因为他是个犹太人 五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在战争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经历。相应的,战争对他们的人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从这几个年轻人身上,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当年战争的残酷。 ▲苏德战争前五个人最后一次聚会 这是贯穿全剧的一张照片 象征五人梦想的信物 ▲他们料定战争会在圣诞节前结束 他们约定圣诞重聚 但是现实注定他们其中有人不能赴约了… 绝对可以称得上德国版《兄弟连》 本剧的战争场面不算宏大却不失精彩,虽说是二战题材的迷你剧,但实际上真正的战争场面并不宏大。几乎没有那种长镜头大场面,更多的是小队作战,毕竟威尔汉姆不过是个排长。虽然排场不大,但是德国人保持了他们的严谨。首先道具与服装自不必说,士兵间的掩护配合也是一板一眼的展现出来。 2001年的美剧《兄弟连》树立了二战题材影视的标杆,同样是从一个连队的角度参与到战争中,本片与《兄弟连》相比毫不逊色,只是片中主要讲的是东线战场,不然我们可以将两部剧对照来看。 ▲威尔汉姆的部队围歼仓库中的苏军 层层推进、交替掩护有模有样 ▲库尔斯克战役中 步兵和坦克一起发动冲锋 注意看战壕的布置非常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