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沽注⑧一掷 于 8-8 10:55 编辑
周恩来万隆之行 (2003) 影片大小Size: 970MB
影片描述说明:
导演: 韦廉
编剧: 陈敦德
主演: 王铁成
类型: 剧情 / 传记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拍摄语言: 普通话/国语
全球票房: $ xx 亿美元
票房: x¥ 亿
上映日期:
片长: 87分钟
又名:
8.8 (20w) 7.4(242人)
发布时间: 7-10
最近更新时间: 8-8 10:55
©评分票房由[沽注⑧一掷]整理获取
猫眼观众评分:8.8分
20w以上人次评›
在线预告 ›
豆瓣评分:查看影评详情 ›
7.4
242人评 »
【周恩来万隆之行】 的剧情简介:
1955年春天,中国政府受到亚非会议五个发起国的邀请,决定派出以周恩来总理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市举行的亚非会议。中国台湾(地区)特务得到情报开始密谋策划谋害周总理,周恩来总理受到缅甸总理吴努的邀请先期经昆明去缅甸首都仰光参加六国总理的会晤。这时从中国香港(地区)启德机场起飞的中国政府租用的印度“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被中国台湾(地区)特务密谋在飞往印尼途中炸毁,机上十一名中国代表团的先遣人员和外国记者全部遇难,举世震惊。面对纷纭复杂的国际形式和中国台湾(地区)特务的破坏,周恩来不顾个人的安危,决定按原计划继续乘坐印度飞机“空中霸王号”飞往印尼。印度尼亚的华侨们怀着极大的爱国热情为欢迎祖国的总理和代表团的到来做着各项筹备工作,以侨领麦公为首的华侨联合会为代表团捐车捐物,并且组成了各种服务小组。当周总理一行冒着重重危险抵达雅加达玛腰兰机场时,受到了当地群众和华侨的热烈欢迎,整个机场被围得水泄不通。 亚非会议的召开,是二次大战后众多刚刚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亚非国家首脑的第一次聚会。美国政府也派出了一个庞大的所谓记者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在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大家怀着良好的愿望而来,却又意见很不统一,一些代表对共产主义心存疑虑,提出苏联共产主义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也提出了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所可能造成的威胁。会议面临着失败的边缘。中国代表团的书面发言已经印发给大家,原来不准备再作大会发言,但面对这种情况,周恩来总理临时请求大会发言,他的“中国代表团是来讲团结的,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的,不是来立异的……”语惊四座。他的无比的真诚打消了与会代表的疑虑,也使亚非国家找到了共同团结的基础。在万隆会议期间,中国台湾(地区)特务组织了一个二十八人的敢死队铁血团,密谋杀害周总理,在印尼政府和华侨的保卫下他们的阴谋未能得逞。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日理万机,利用一切机会广交朋友,七天时间他只睡了13个小时。经过周恩来、陈毅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努力,终于团结亚非代表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之成为以后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同时,也确立了新中国在纷纭复杂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不动摇的地位。 ( 影片获奖资料与票房 By:cnnvn)
会上中国姿态:中国政府自始至终对亚非会议持积极支持态度。中国政府代表团由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领,代表是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外贸部长叶季壮、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和中国驻印尼大使黄镇,代表团顾问有廖承志、乔冠华、陈家康、黄华等。 中国代表团基于对当时形势和与会国的复杂性的分析而确定的参加亚非会议的总方针是:争取扩大世界和平统一战线,促进民族独立运动,并为建立和加强我国同亚非国家的关系创造条件,力求会议取得成功。 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先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底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所承认和接受,并载入了包括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宣言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国际性文件,对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发挥了重大历史性作用。
下载地址: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xSnYK9d8l6jx7SoI2ukFcw
备用链接: pan.baidu.com/#ID-229467
提取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