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与麦克·柯里昂的掌权上位并排呈现的是对他父亲维多青年时代的倒叙。这些发生在西西里和旧时纽约的片段,采用了描述年轻人奋斗历程的传统模式,展示了黑手党之道是如何注入柯里昂家族血脉之中的。要干大事就必须采用杀人手段,温情脉脉的面纱也无法掩盖这一点。科波拉或多或少弱化了影片中一些场景的野蛮和暴力。比如年轻时的维多击毙纽约黑帮头目的那场戏,镜头通过维多的视角拍摄,并跟随他翻越一个个屋顶、跟踪对手,然后又成功地逃脱。此时观众的视点与电影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教父2》中关于麦克的部分因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而抓住了观众的心。影片充分展示了麦克在压力下的崩溃。不少观众还记得他年轻时候是一名骄傲的战争英雄、成功的大学生,想要过一种正当合法的生活。然而,在他与凯结婚的当日,妻子最先开始认识到柯里昂家族的掌控范围无所不包,就像蚕茧一样令人窒息。永远会有一些事情她不会被告知、不会被信任。最终,麦克除了年迈的母亲以外,已经没有人可以倾诉和信任。在与母亲那段专注而动情的谈话中,麦克表现出来的绝望,为电影的最后一幕作了充分的注解。
相比于《教父》第一集,《教父2》中的配乐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它那怀旧而感伤的旋律,令人想起一个已经逝去的年代,在人心中掀起了许多本不属于这样一个故事的情感波动;如果影片采用的是犯罪片的传统配乐手法,观众则不会如此动感情。在《教父2》中,麦克·柯里昂失去了身上残存的一点良知,变成一具失了魂的空壳,内心惶恐而又冷酷无情。如果说音乐唤起一种怜悯的话,那正是麦克的自我怜悯。如果尼诺·罗塔的配乐再跳动有力一点的话,观众就可能就会把麦克理解成电影 《疤面煞星》中托尼·蒙大拿那样的角色。然而,影片哀伤的音乐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因为音乐在为感情推波助澜中所起的作用,往往会比故事本身更为有力、更为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