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an.baidu.com/s/1-DIP4WmT6fASvOOYCxIh3A 提取码: 央视经典恶搞 恶搞鼻祖《大史记》开始慢热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走红后,“恶搞”的视频短片成了网友的新宠。而让胡戈得到灵感的“恶搞”前辈《大史记》系列更是成了抢手货。记者昨天在一个名为“分享互联网社区”的网页上看到,点击下载《大史记》系列的记录竟然刷新到5万多次。
《大史记》将《荆轲刺秦王》、《霸王别姬》、《刮痧》、《有话好好说》等当代流行电影以及《董存瑞》、《苦菜花》、《智取威虎山》等老电影的片断巧妙地组接在一起,反映了那一年度国内外的社会现实,其戏谑和反讽的意图十分明显。
崔永元亲自为《大史记》配音
记者从央视的一位内部人士处得知,《大史记2》是央视新闻评论部春节团拜会上的保留节目,片中崔永元斯基的配音甚至也是由崔永元自己完成。
原来,央视新闻评论部每年年底都会举行一次春节团拜会,虽然这是一个内部的活动,但它同时也是一个激发员工创造性的极好平台。早在1999年的时候,《百姓故事》节目组的一位同仁经几个月打磨出了一部根据1959年经典抗战电影《粮食》改编的同名搞笑短片。短片拿到春节团拜会上放了后,效果不错。此后几年的春节团拜会上,拿电影恶搞来说自己的事,就成了新闻评论部的一个传统,而短片也是越来越无厘头。2001年,《分家在十月》制作出来后,被人津津乐道,每名工作人员还都发了一个光盘,不知道是谁将片子传到了网上。
《大史记》作者请胡戈一起“恶搞”
作为恶搞的前辈,《大史记》的作者卢小宝和《分家在十月》的作者,这几年来当然都非常关注网络恶搞“大史记”。“馒头”出炉后,他们也在第一时间就看过了。两人的评价更理性也更中肯。《分家在十月》的作者认为,“馒头”的故事侧面反映了作者写作能力并不强,专业技术并不精良,制作比较粗糙。“比如说,真田广之变成了城管,但是这个包袱用得太直接,反而让人觉得不是很好笑。”
虽然《分家在十月》的作者对“馒头”的评价不是很中听,但是在陈凯歌和胡戈的纠纷中,他对于“馒头”的前景却非常担忧,他很担心胡戈被打压之后,“中国人连这点幽默感都没有了”。而卢小宝则透露,他已经和胡戈联系上了,现在两人已约好关注陈凯歌的反应和“馒头”反响,做一个真正的《大史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