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其实在70年代末就有上译的电影院版,这也是我电影院时代遗漏的名片之一,但是话说回来,十来岁的孩子坐在电影院里看一群官僚、老板说话,可能也坐不住,所以,当年的没有看成,等到如今再看,也是上帝的一个安排。现在,我听到的是温锡莹、童自荣、邱岳峰、尚华他们的声音。山本萨夫这个人,在日本有所谓“社会派”大师的称呼,因为他的笔墨全才揭露日本社会的黑暗内幕,记忆中,似乎改编自女作家山崎丰子小说的居多数,尤其以《白色巨塔》、《金环蚀》、《野麦岭》和本片最为著名,50年代的《箱根风云》和《没有太阳的街》已经昭示出社会揭露的倾向,前者可能还是最早被中国引进的日本电影,但这两个早期的片子,实在的可看性并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山本的立场过于明显地站在无产阶级一边,这样的立场甚至影响了影片本身的艺术性,看得出来,他在立场和艺术之间的取舍,不过,这样一个左翼艺术家在日本,总归是难得。
我的意见,60年代的黑白片、150分钟的《白色巨塔》是其最成功的作品,从一件医院里的并不注目的评职称事件入手,最后将日本的医疗体系里的黑幕大白于天下,而且叙事步步为营,密不投风,惊心动魄、一气呵成,实在是影史少有的杰作。不知道后来改编了几次的电视剧有没有可能超越它,估计不可能吧。
进入70年代,山本似乎对上层的金融、财团、政客之间的博弈更加感兴趣了,于是产生了本片和《金环蚀》,矛头都对准了政府里的高官,大藏相和总理内阁大臣都出马了,和金融巨头之间为了各自利益相互叫板,明里暗里、声东击西、瞒天过海,看上去都是一幕幕你来我往的谈话的戏,对话占据了视听的主要空间,本质上则是刀刀见血的暗战,层出不穷、愈演愈烈,以《华丽的家族》为例,万表大介刚刚演完一场精彩的以小吃大的兼并戏,以排位第十的阪神银行吃掉了第五的一个什么银行,就在合并的成立典礼上,大藏相已经在计划安排2年里吞并万表大介新兴的东洋银行的事宜了,而且找的人就是万表的女婿,在不断的兼并的过程里政客也许是最终得益了,日本的经济也许是前进了,但无数的小角色则被卷入到无穷尽的搅肉机的搅拌里,这就是山本萨夫理解中的现代社会的本质所在吧!
本片的另一个看点是万表家族内部血缘的悬念。仲代达矢演的儿子的来路,也许正代表了贵族血统的本质——那就是华丽背后的龌龊,这似乎也难以归到深刻一路,但这些元素放在影片里,的确增加了戏剧性。
https://pan.baidu.com/s/1-mfRRKzMek-gAAHw3xHWmA
备用链接: pan.baidu.com/#ID-36790
提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