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却以生动幽默的爱情故事“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个安乐世界里”,让他们暂时忘记了现实的苦闷,而在电影营造的浪漫世界中得到抚慰。影片讲述的就是一个富家女和一个穷光蛋之间有趣的感情。艾伦是个大富翁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骄傲自大,为了和飞行员威斯利结婚独自出逃。彼得是个失业的报社记者,他穷困潦倒,可是却乐观热情。这样两个身份悬殊、性格迥异的人在开往纽约的公共汽车上相遇,并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笑料百出的故事。就影片的人物设置来说,外在的差异越大就越让他们相爱的几率变小,而在路上经历的种种又让这两个人逐渐产生了火花。可以说这也与观众的心理期待不谋而合。由此,《一夜风流》证实了它在影史上的重要意义,那就是开创了乖僻喜剧这一类型。这种类型的喜剧片代表了反传统和非理性。影片描写对象的差距要极尽拉大,比如诚实的和奸诈的、富裕的和贫穷的、有文化的和没文化的等等。这种电影中的男女都不肯主动向对方屈服,尽管心里互相有好感,可偏偏不放弃对离合争斗。往往在对方面前装出另一副样子,直到无计可施才投入对方的怀抱。由于主人公总是要经历精神上的挣扎,而不停的进行着唇枪舌剑,所以影片的精彩与否就与剧本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夜风流》的剧本至今仍然是剧作家们研读的范本,很多桥段和对白都成为经典范例。
卡普拉式桥段
影片中的诸多桥段不仅现在看来依旧十分有趣,而且还成为后世很多导演争相模仿的段落,比如彼得在汽车旅馆里搭起的那座“耶利哥之墙”,原本是由于考白特坚决不愿意在镜头前脱衣服才使得卡普拉想出的这个主意,后来在我国的《十字街头》中得到了模仿。这个“耶利哥之墙”的故事出自《圣经》,原来是与约书亚进入迦南吹角墙塌有关,而在影片中这面用床单挂起来的“耶利哥之墙”则成为了两个人相爱的屏障。在影片最后,床单落下,“耶利哥之墙”倒塌了,即便没有让我们看到主人公拥抱的镜头,我们也可以想象出终成眷属的美好场面。此外,富家女爱上平民小伙的人物关系和后来的《罗马假日》如出一辙;新娘在婚礼上临阵脱逃的场景,我们在《毕业生》《落跑新娘》等片中也可以看到对本片的效仿。除了这些被屡次盗用的经典情节以外,还有很多经典对白被人们津津乐道。
比如彼得在公共汽车上不愿意坐在报纸上,于是他对列车员争执说“我可不喜欢坐在报纸上。我曾经坐过一次,结果所有的头条新闻全都印在我的白裤子上。这可是真事儿,那天没有人买报纸了,他们就跟在我后面,从我的裤子上读新闻了。”在汽车旅馆里,艾伦很不情愿的和彼得同住一个房间,于是彼得就当着她的面脱衣服:“我有我自己的一套程序,如果你注意到的话,我先脱外套,摘领带,脱衬衫,接下来大部分人可能就要脱裤子了,我不一样,我先脱鞋子,先是左脚,然后是右脚,接下来就是裤子了......”见彼得要脱裤子了,艾伦赶紧跑到了自己的床上。据说克拉克.盖博为了拍摄容易一些,没有习惯性的在衬衫里面穿汗衫,结果他脱去衬衫的一幕竟然令当年的男士汗衫销售量下降了40%。而彼得教艾伦在路边拦车的场景更是经典。彼得自称“都能写一本关于搭顺风车的书了”,他拦车时有“一号动作”“二号动作”“三号动作”等等,可是面对着飞驰而过的汽车,他的这些动作没有一个有效的。无奈的艾伦说“等你试到第一百号方案的时候别忘了叫醒我。”在彼得使尽了浑身解数均高失败后,艾伦站到路边,撩起裙子,露出大腿,结果马上就有一辆车停在了他们面前,彼得目瞪口呆。而他们上车后的对话更加搞笑。艾伦说:“你难道不准备夸我一下吗?我证实了大腿比拇指强。”彼得说:“你要是脱光了衣服,还能截到40辆车呢!”艾伦回答说:“哦,下次我们需要40辆车的时候我会记得你的建议的。”另外,汽车上的大合唱、彼得教艾伦嚼胡萝卜等镜头也同样给人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