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仙 黑水仙 Black Narcissus (1947)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拍摄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47-05-26(英国) 片长: 100 分钟 又名: 思凡/ 空门遗恨/雪岭春梦
简介: 本片讲述印度加尔各答修道院的克罗塔修女奉调到纳普修道院当院长,纳普修道院在印度北方海拔8000尺高山上,常年刮着强风。克罗塔建立学校和医院,连小将军都来受教育。克罗塔虽从百废待兴中辛勤工作,治理得有条有理,但年轻的修女们在偏远高山上全凭自律修持,唯美的环境使精神受到挑战,在不断的诱惑下,无法把持者只有放弃圣职。在此中有如智者所言,只有圣者和俗人可能生存——因为生活在大自然中只有修身养性或是随波逐流 后来,发生了幼儿病死及露丝修女因爱恨还俗并欲杀害院长反坠入深谷等事件,克罗塔也因此离开纳普修道院以弥平心中的伤痕。 迈克尔.鲍威尔导演,本片表现出人性在环境的影响下可以改变的不争事实,在人性脆弱的时候,就不能抗拒环境带给它的压力,和抵抗外来环境的影响的自制。影片在表现角色内心挣扎的细微活动细致,演员在诠释各种角色的角度也把握得非常好。
《黑水仙》——唯有圣人与俗人才可久居的圣地 影片如此精美的摄影原来并不陌生,彩色与黑白并行的《太虚幻境》与色彩斑斓的梦幻童话《红菱艳》都出自这位摄影大师之手——杰克·卡迪夫。在《太虚幻境》中,一朵粉色的花经过他之手逐渐褪去鲜活的生命;在《红菱艳》中,舞女跳过了以虚光代替实体的崇山峻岭;在《黑水仙》中,一抹渐浓的斜阳照进几欲发狂修女的眼眸。还可以说的是,很讨喜的一部恐怖片《猫眼看人》以及较早的悬疑片《尼罗河上的惨案》同样出自杰克之手。当有一天电影不再讲故事,那必然会是动态绘画的世界,每一帧都是摄影师的秘密花园。 五名英国修女来到印度的圣母峰顶,试图在废弃的城堡中修建医院和学校。在教化和医治当地人的目的背后,则是试图用规则和戒条改变这里的愚昧落后。原本以为恶劣的天气与地理位置,已然是她们极限的考验。然而,极端环境对人心的巨大冲击才最为致命的。在这个只有圣人和俗人才能生活下去的高峰之巅,她们的信仰又将带领她们何去何从? 在绝美的摄影下,文化和宗教方面的冲突已被降低到最小程度。东西方国家思维方式的迥异,仅能从不同身份之人的寥寥数语中窥见。在自由散漫放纵惯了的印度人眼中,英式僵硬冰冷的清规戒律令人费解。这里的确如迪安所说的那般单纯,一个充满了孩子的世界,也正是因为如此先进国家自以为是的高等文明难以入侵他们无邪的笑容。一个几乎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却让侍奉上帝的仆人的信仰受到最严重的打击。 难以想象,壮观的雪山绝境居然是在摄影棚内完成。海拔超过8000公尺的圣母峰顶,悬崖边的一座钟每日定时敲响,似乎是它敲醒了晨曦,所以投给大地一片软色。怒风带着冷锋的歌声,没日没夜地呼号着,却仅仅是挑逗了修女的麻布衣裙。鲜花热情如火的绽放在本应是各类蔬果的土地里,山坡上的圣人与不远处的雪山遥遥相望,似乎在以整个世间为局博弈,又似乎早已与雪山融为一体,淡然面对众生庸碌。 一座本是金屋藏娇的城堡,如今要接受信仰的洗礼。被掩藏的性爱佛像,在帘幕后永恒的高潮愉悦,而墙壁上性感的画像还在释放着最原始的吸引力。强壮的男人,半裸着肆意轻狂的出入雪山之巅的修道院,他是半路而来的修女们的天煞救星。他就像这座城堡的化身,吞噬着修女们的心智。他也是这座雪山的化身,让修女们的渴望昭然若揭。两个修女为他萌生情愫,其中一个疯癫至死,另外一个匆匆离开。未说完的话就如未紧握的手,一切都被隐藏在雪峰上的云雾中。 在纯粹本能的驱使下,一个修女因为对这片净土萌发了最真挚的喜爱之情而备受自责,乞丐女千方百计勾引了王子相爱,而一向独断专行的修女更是决定还俗。人们微弱的情感被折射成游吟诗人千古传唱的神话,唯有彻底参悟或彻底纯真才可在这片土地生存。
|